金融支持主体实力保持稳定

日期:2025-10-19 09:39 浏览: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金融支持主体实力保持稳定 2025年10月19日 06:01 来源:日报记者 苟明阳 姚金日报 社会融资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广义货币供应量(M2)保持合理增长,人民币贷款保持较高增速……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在继续运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依然稳定。直接融资顺利。截至9月末,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在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背景下,仍保持较高增速;社会融资存量规模437.08万亿元,同比增加8.7%,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30.09万亿元,同比增加4.42万亿元。 “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继续为经济复苏创造适宜的财政金融环境。”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文斌分析,今年以来,政府债券发行加快,企业债券发行和股权融资渠道更加畅通,直接融资对增强社会融资规模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政府债券对社会融资规模支撑发挥着关键作用。前三季度,国债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增加4.28万亿元。特别是政府债券和专项债券的发行债券再融资快速推进,对扩大内需、保障民生、防范风险、促进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受益于科技创新债、民营企业债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叠加发债利率处于较低水平,发债融资有所增加。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规模规模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截至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分部门看,居民户贷款增加1.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30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企业(机构)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5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29万亿元,收费融资增加4752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121亿元。据市场分析人士测算,地方专项债置换效应恢复后,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速在7.7%左右。 “重点行业扩张、9月份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等因素,为信贷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表示,企业贷款保持良好增长,装备制造、高技术制造等重点行业保持高景气。记者发现,今年以来,某大型国有分行的制造业贷款占企业贷款的一半以上,其中大部分属于中长期制造业贷款,可以有效匹配制造业企业技术升级所需的长期贷款,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信贷融资支持。与此同时,多地区宣布完成首批新政策性金融工具投资,主要集中在城市更新、交通、水务、物流、环保等领域,有助于缓解重点地区重大项目资金不足问题,也带动相关扶持信贷资金增长。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有效释放融资需求,同时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企稳下降。 9月份新增企业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去年同期下降约40个基点。文斌认为今年以来,贷款利率维持较低水平,表明信贷资源供给总体充裕,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较高。同时,随着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明示试点顺利推进,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更加公开透明,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9月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工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开始实施。取消这些利息成本很大程度上释放了消费贷款的需求。与此同时,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近期调整住房限购政策,带动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增加,个人购房需求增加。住房贷款已相应选择。数据显示,9月份新增住房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5个基点。 “当前,内外环境呈现企稳向好的态势,企业经营、居民消费、进出口等出现更多积极变化,具备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基础条件。”王庆表示,四季度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仍将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财政政策正在积极提供力量。前期推出的一系列促进消费、惠及民生的政策措施效果将逐步显现。近期产业政策落实力度也加大,持续支持投资。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持续推进,实体经济供需关系有望更加平衡,经济周期更加稳定。 。 (编辑:王巨鹏)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