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正走向规模化落地

日期:2025-10-23 10:02 浏览: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向艳涛 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8%、16.3%和8.6%。与此同时,近日,机器人企业纷纷宣布收到订单。例如,优必选科技宣布与某知名汽车科技公司签订了价值超过3200万元的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新一代Walker S2人形机器人将批量应用于汽车制造过程;致远机器人已获得隆启科技数亿订单,正在进军主流am电子精密制造场景;智平已与深圳汇智物联达成合作,计划未来三年在生产基地部署千余台体现智能机器人。这些和工业数据表明,中国制造业升级速度正在加快,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机器人制造的巨大增长基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我国制造业不断迈向智能化、绿色化、一体化的新阶段,技术创新水平更高,生产体系更加高效,产业结构更加优质。智能制造浪潮正在从生产末端向产业链各环节蔓延,从单个企业向整个制造体系蔓延。可以看出,在risin的双重催化下劳动力成本上升、全球竞争加剧,企业主动拥抱智能化转型已从“多种选择”变成“必修课”。以汽车行业为例。当前,整车及零部件生产正在加速走向智能化。优必选的Walker S2进入生产线后,不仅可以完成高精度任务和检测任务,还可以实时联动工厂信息系统,实现柔性生产和数据采集的一体化。从汽车制造到3C电子,从新能源到家用电器,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预示着智能制造升级已经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细分领域。二是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快速增长,表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从从产业构成看,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等高端制造领域正在成为主要增长力量。这些产业不仅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而且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强,能有效促进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其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车身生产和系统集成,也推动了传感器、控制器、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还推动工业软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软实力提升。最后,致远机器人、智方、优必轩等企业陆续接到订单,表明智能制造的应用已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阶段。在后面机器人制造的飞跃是关键技术的崩溃。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庞大的制造市场和日益成熟的生态,为智能制造的实施和拓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十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如今正在从“数量领先”向“质量领先”转变。当前,中国制造企业以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精神拥抱智慧化转型。在制造强国之路上,智能制造将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和长远发展的坚实支撑。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