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工厂申报变成简单模式。为什么企业越来越

日期:2025-10-27 09:48 浏览: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 郑翠yy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下,近年来全国各地企业申请绿色工厂的热情日益高涨。到2024年,全国将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382家,总数达到6430家,带动各地逐步培育省市级绿色工厂16000家以上。为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绿色工厂推荐工作的通知》。业内人士表示,即便是今年的申请程序变得更加简单,大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企业用真实的数据来说话。制造企业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未来需要提高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应用绿色低碳技术。申请要求更新 英发瑞能正在积极申请绿色工厂认证。在四川宜宾,得益于屋顶光伏和当地丰富的水电,英发瑞能旗下英发德耀工厂将在2024年将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提高到60%。截至2024年底,英发瑞能已实施200多项节能改造技术,帮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共查处排污污染物排放违法行为8602吨。 “获得国家绿色工厂认证,相当于持有一张强有力的绿色名片,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认可绿色低碳的客户。”溥仪,ESG总监英发瑞能总裁办主任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溥仪发现2025年的绿色工厂申报流程将会更加简单。例如,《通知》提到,企业登录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如实填写申报表完成自我评价,无需提交第三方评价报告。 “这有助于企业降低经济成本和表达时间。”溥仪说道。富洁环保控股旗下昂洁碳科技为企业提供绿色改造、绿色工厂申报服务。捷探科技负责人顾春军告诉记者:“今年工厂申报首次取消了第三方检验报告,采用直接网上备案。管理平台以视频方式提供政策解读和填写说明,使得流程更加便捷。”绿色工厂评级指标大幅简化。《通知》附件显示,新工厂检查要求包括能源低碳化、资源效率、清洁生产、绿色产品、土地集约利用5项一级指标。5项一级指标下设14项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数量由原来的92项减少为 “14个,分析的内容更加有针对性。”中节能咨询副首席研究员霍越说。同时,对企业申报绿色工厂的要求也变得更高。濮毅说:“以前评价要求是基于很多定性文本,但今年定性要求改为定量评估,用数据来评估工厂的绿色低碳化程度。”在14项二级指标中,绿色工厂评价所需的rs,有11项为量化指标。濮毅介绍,评价指标中的主要绩效指标,如产品性能消耗、碳排放强度等必须达到行业前5%水平、行业平均水平等才能得分。值得注意的是,评价要求中“能源低碳化”的权重达到了30%。企业需要计算能源消耗量和消耗强度,并对碳排放、碳足迹等进行多次检查和核算,“这对企业能源和碳排放管理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溥仪说道。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申报绿色工厂的程序变得更加简单,但成功申报的门槛却变高了。 “企业不能再依赖包装材料来经受考验,必须切实进行绿色转型h并用真实高效的性能数据来说话。这使得申请绿色工厂对于真正致力于绿色发展的企业来说更具吸引力,但对于只想获得名牌的企业来说则更加困难。”顾春军说。《通知》还对现有国家绿色工厂进行动态管理,做到“由内而外”。《通知》提出,现有国家绿色工厂连续三年得分低于5%的,将被从现有名单中剔除;如果发现企业数据或资料不正确,将被处以罚款。 企业将被移出名单,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今年,企业积极申报莫凯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绿色低碳制造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为绿色低碳制造业发展奠定了基调为我国制造业下一步发展提供动力。霍跃表示,通过地方政府的鼓励宣传和评估机构的培育引导,近年来企业申请绿色工厂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申请数量快速增长、范围不断扩大。 “到2024年,全国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382家,总数达到6430家,带动地方政府培育省市级绿色工厂1.6万家以上,制造业绿色体系不断完善。”霍悦说道。企业申请绿色工厂的一个重要动力来自于各地出台的激励政策。霍跃表示,不少地区对获得绿色称号的企业给予20万元至100万元的奖励工厂。真正的货币激励将直接降低企业转型成本。溥仪介绍,四川省将对成功申请国家级绿色工厂的企业给予50万元的财政奖励。在融资方面,一些地区为绿色工厂提供专项信贷额度、贷款贴息、降息等政策。 “企业可以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申请碳中和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融资成本较传统渠道降低1-2个百分点。”霍跃表示。此外,合规要求和市场因素也推动企业申报绿色工厂。霍跃表示,在环保监管难度加大的同时,绿色工厂认证可以帮助企业规避政策风险,实现长期合规运营;国内碳市场扩大趋势已显现推动众多企业进行低碳转型;国际碳关税规则使绿色工厂建设成为产品出口的通行证。企业在申请绿色工厂的过程中,可以推动工厂的节能改造,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 “绿色转型本身就是生产方式的改变,可以给企业带来有益的效益。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光伏发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建议,企业可以大幅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顾春军表示,此外,受评企业可以进入政府采购目录,提高ESG评级。濮毅表示,大客户会要求企业改善工厂管理,满足 国际市场对 produwho 碳足迹的要求。为此,“公司可持续发展与战略委员会”全面协调相关行动,科学规划“双碳”目标和实施路径。在另一个层面的实践中,我们通过申请权威的产品碳足迹认证来强化产品的绿色竞争力;我们在工厂内构建并实施绿色、低碳、近零碳的生产运营体系。创新技术和数字智能是绿色工厂争相申请的背后原因。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股以创新技术和数字智能管理为核心的绿色转型浪潮。这些情景探索了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时提高工厂效率的多种途径。 2021年至2024年,霍悦将在西部省份开展绿色工厂培育工作。他指出,一些高耗能、高耗能企业当地水泥行业氢排放企业通过专项技术改造,克服了转型困难。由于高原地区缺氧,水泥熟料计算效率较低。一些水泥企业正在积极应用氧气燃烧技术,充分结合数字模拟技术,大幅提高窑炉燃烧效率,有效提高单位产品水泥熟料的能源效率。部分水泥企业熟料单位产品能耗已达到标杆水平。在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数字化技术已经与传统产业相结合,融入到制造​​环境中。部分。公司将智能车间生产设备与TPM智能管理系统、MES系统进行数据互联。不仅有效完成自动化制造任务,还进行了全面的对产品进行检查,发现肉眼难以发现的缺陷。公司引进节能设备,淘汰落后产能,升级先进设备,每年节电514.6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31.9吨。顾春军表示,不少企业通过在储能方面引进新一代能源动力和设备,实现了低碳转型。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水、电、气、蒸汽等能源数据,并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实现对能源消耗的精准监控并发现异常情况。诊断、优化调度和预测性维护。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正在成为要素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支撑等。霍跃表示,一体化光伏建筑、永磁同步变频离心机、工业废物回收系统、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能源和碳管理平台等已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节能减排的巨大成果。此外,碳捕集与利用(CCU)、氢能热电联产、氢冶金、工业固废高值化利用、智能微电网等技术正处于示范阶段,成本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在2025年绿色工厂申报工作中,数据成为重中之重。 “绿色工厂的评选对数据真实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科学。这需要企业高度重视日常管理的系统化,开发自己的数据集,为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支撑。”霍岳说道。顾春军建议,所有企业申报数据,如能耗、水耗、碳排放、资源利用等。“比如节能数据应该来自能源管理系统的实时记录,而不是估算。企业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尽快上线信息系统。”顾春俊说道。溥仪表示,在绿色工厂转型过程中,数字化能源和碳管理平台的应用成熟度将不断提高,成本将逐步降低。 “这类平台可以自动采集和计算电、水、气等能耗数据,直接生成绿色工厂分析所需的关键指标报告,大大提高了数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帮助企业让数据说话。”濮毅说。在装修成本方面,霍跃表示,企业完全可以研究所在省市相关激励补贴政策,利用地方激励补贴覆盖初期投资,采取分阶段实施策略,优先安排投资回报率高的改造项目。同时,我们对企业管理做了系统准备,提前完成了质量、环境、能源、职业健康安全四大管理体系认证,并在《企业可持续发展披露指南》中明确规定,每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并按照相关标准开展碳核算。在改进目标上,我们可以对标行业先进企业,尽早分析制定升级改造技术路线图和具体实施方案。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